艺术学位授权点质量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4-01-19 浏览次数: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福州大学艺术专业硕士MFA学位授子权是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招收,福州大学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为艺术专业硕士教育培养的具体运作单位

福州大学艺术专业硕士主要由艺术管理与音乐两大专业组成,其中音乐下设:声乐艺术表演、钢琴艺术表演、琵琶艺术表演、合唱指挥、小提琴艺术表演、二胡艺术表演六个方向。现有本校全职教师20名,聘请校外行业导师3名。全职教师队伍包含3名教授、5名副教授,12名讲师。均来源于国内外高等学府与研究院,是一支充满活力且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梯队形师资队伍,能够胜任对本专业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平台建设:本专业实践训练学习的具体计划由研究生导师与学生共同拟定,由导师监督完成全面系统地训练不同方向的学生。实践训练采用集中与分散、个人与集体、课堂与课外、校内与社会的结合方式,注重社会资源,积极开辟实践基地,联合业界专家共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遵循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原则,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实践训练。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艺术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实践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优化招生方式,充分利用福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平台,把好选拔录取入口关;(2)完善育人体系,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把好教育培养过程关;(3)突出价值引领,彰显思政与专业特色结合,把好青年成长思想关;(4)注重就业引导,树立服务社会的专业理念,把好毕业选择出口关。

主要成果:本学位点近五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福建省社科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4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科研平台”1项、福建省教育厅社科基金5项,横向项目6项;共发表科研论文27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指导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型专业比赛中获得奖项近百项。

(一)目标与标准

1.培养目标本专业为文化部门、院校、各种音乐媒体、文艺研究单位和各种团体以及社会培养适应经济、文化和艺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设计、导演或表演技能,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及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音乐表演、音乐教学、音乐管理等领域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艺术人才。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学位标准

音乐专业各方向申请人须提供 2 场不同曲目的学位音乐会,后一场应在毕业学年举行,且须表演规定曲目。每场音乐会不少于 40 分钟,其中独奏(唱)部分不少于 30 分钟;曲目类型可包括独奏(唱)、重奏(唱)等多种形式;两场音乐会曲目的风格应囊括至少三个及以上不同时期和多种流派,20 世纪以来的经典作品中应至少包括一首(部)优秀中国作品。

学位论文应符合福州大学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按照《福州大学关于加强研究生毕业与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规定》和《福州大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格式应符合《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的要求,学位论文送审应按《福州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送审工作管理办法》进行。学位论文撰写须符合艺术专业硕士论文制定的规范,且必须参加学院组织的预答辩。论文送审后根据送审结果,修改后方可参加答辩,若为两项评价均为一般或者其中一项为不及格,则延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专业学位论文应与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内容紧密结合,须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本人在专业实践中的问题思考、案例分析、有益探索、方法研究等进行分析和阐述。音乐专业论文核心部分字数不少于 0.5 万(不含谱例、图表)。艺术管理专业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 1.5 万。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由专业实践能力展示和专业学位论文答辩两部分所组成的毕业考核。专业实践能力展示考核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专业学位论文答辩考核申请人专业技能的综合理论素养与阐述能力。这两部分构成评价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专业水平的综合依据,两者均须达到合格标准。

(二)基本条件

1.培养方向本学位点立足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依托学校理工科专业优势和艺术专业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所培养的艺术硕士,应是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接受过完整的专业技术训练、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完成一定量的具有艺术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作品,拥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能够胜任艺术团体、院校、文化馆站、文艺研究单位和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等的音乐表演、教学、管理策划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音乐专业人才,为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优质人才保障。

2.师资队伍本学位点师资队伍主要由本校音乐系以及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副教授组成。现有本校3名教授,5名副教授,12名讲师,校外3位教授,其中博士学位教师5名。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合理且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能够胜任对本专业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在2021年有1名教师晋升教授。本学位点现有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1人,福建省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1人,福建省青少年音乐教育协会监事长1人,福建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1人。

3.科学研究本学位点近五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福建省社科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4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科研平台”1项、福建省教育厅社科基金5项,横向项目6项;共发表科研论文2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指导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型专业比赛中获得奖项近百项。为加强对本学位点教师科研工作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对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的教师学院每年支持教师1.5万元进行前期研究工作,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推动了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4.教学科研支撑本学位点拥有艺术实践厅、排练厅、教师琴房、学生琴房、MIDI教室、乐器保管室与服装保管室,面积最大的教室达到359平方米,设备经费充足,能够有效保障本学位点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5.奖助体系本学位点奖助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研究生优秀新生奖学金、研究生中期优秀学业奖学金和厦航奖学金等。国家助学金2020年发放7.8万元,资助学生13人;2021年发放9万元,资助学生15人。研究生优秀新生奖学金2020年发放2.4万元,奖励学生3人。研究生中期优秀学业奖学金2021年发放1.6万元,奖励学生3人。厦航奖学金2021年发放0.4万元,奖励学生1人。

(三)人才培养

1.想政治教育

1)明确“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培养目标。紧密结合音乐表演专业伦理教育,以“立德树人” 为首要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进专业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专业教育。

2)夯实组织育人、质量提升工程。在落实好“三会一课”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日活 动,将集中学习与自己学习、外出现场参观学习相结合,了解社情民意,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 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相结合,兼顾推动学院建设发展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拓展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方式,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和有效性。

3)搭建学术平台,加强学术引领思政建设。围绕“学术引领、传承经典”的思想路线,通过学术交流讲座等形式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邀请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知名音乐学教授担任讲座教授,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诚信,提高学生自身道德修养,做到知行合一。

4)当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守卫者,将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相统一,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管理。针对学科特点,加强教师“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网络有规矩”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的教育引导和党风、教风、学风建设,将意识形态工作渗透到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对学生进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广大学生的文明素养,让主流意识形态在专业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2.师德师风建设

1)健全师德师风培育机制,营造重德养德的良好氛围。首先是成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学院各项中心工作中。每学期对全院教职工进行思想动态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宣传引导;其次组织开展常规化学习教育。通过定期的全院教职工大会、各系(部门)工作会议以及线上QQ、微信群等方式,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 围绕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等主要内容,及时地传达并组织广泛学习。要求全体教师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

2)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在新生开学典礼中行拜师礼,在毕业生毕业典礼中行拜师礼,以文化人,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传帮带作用。新老教师结对帮扶, 帮助新教师快速提高综合素质,引导新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坚持班导师制度。选拔年轻的优秀教师,下派学生班级担任班导师,通过班导师的锻炼,使其进一步明确教书育人的职责,以良好的师德引导和感染学生,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3)强化师德监督体系,有效防止师德失范行为。坚持领导听课制,成立教学专项检查工作小组,加强课程教育教学管理监督。针对学科特点,加强“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网络有规矩”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教师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健全完善学生评教机制, 构建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

4)建立师德考核奖惩标准,督促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学院坚持以师德为先,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大力褒奖师德表现优秀的教师,在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干部选拔、评优评奖等相关工作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同时完善考核工作机制,将师德师风考察列入年度考核工作中,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3.招生选福州大学为 211、双一流建设高校,我院音乐专业20年报录比 6:1,招收学生7人其中推免生1人。21年报录比为8:1,招收学生6人其中推免生1人。全日制录取线高于国家线10分以上,生源较多来自于一些音乐学院,并有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等双一流专业院校。

4.课程教学本学位点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为50,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职业素质课程、可选专业基础课等)和实践环节。2021级起增设公共必修课《审美心理学》,引导和启发学生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音乐艺术,培养学生跨学科研究问题的能力。此外,专业专题讲座占1学分,要求研究生每次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参加讲座次数不少于 5次。专业音乐会占1分,要求研究生每次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观摩次数不少于 5次。

5.导师指导本学位点严格落实导师责任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严把研究生校内校外导师遴选质量关;二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奖优罚劣;三是导师指导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切实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五是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关,实施预答辩制度,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优良率。

6.学术训练或实习实践近五年来本学位点学生创作和展演的作品在多项全国、省级钢琴比赛、声乐比赛以及各类器乐比赛中屡获佳绩,如福建特色伬唱《钗头凤·红酥手》获福建省教育厅举办的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省文化厅曲艺丹桂奖大赛铜奖;由福州大学师生原创大学生沉浸式戏剧《嘉木留芳》获第五届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暨第七届福建省大学生艺术节戏剧展演重要子项——“我心中的家国”福建省大学生戏剧剧本征集评选一等奖;2021年学生盛成参加中国·大同首届弹拨文化艺术节暨“云冈杯”民族器乐比赛比赛获金奖、第五届国际琵琶比赛获银奖;2022年学生劳志超参加福建省第六届“金钟花奖”声乐比赛荣获铜奖;2022年学生林涵希参加琴动鼓浪·国际青少年钢琴公开赛全国总决赛荣获一等奖、林怿祎荣获二等奖。与此同时,音乐学科师生积极参与并策划各类大型文艺晚会近三百余场,并且每学期举行数场师生专场音乐会、硕士中期、毕业音乐会。

7.学术交流:本学位点积极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设学术讲座,近年开设的学术讲座主要有:叶松荣教授“以中释西”与“中西视域互补论”—中国特色的西方音乐研究范式与理论自觉》、汪人元教授《戏曲音乐的文化价值》、倪林教授《中国现代艺术歌曲精品与钢琴伴奏艺术赏析》、宋瑾教授的《籍琴求道:“自况”的行为方式》、陈燕婷研究员的《审美人类学视角的乐感研究》、汪人元教授的《戏曲音乐的文化价值》、荣英涛研究员的《书写民族音乐志》、李诗原研究员的《中国民族歌剧的历史发展与艺术特征》等。通过校外专家的学术讲座,完善了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开阔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了研究生的专业学习。

(四)质量监控

1.质量保障福州大学音乐专业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对学分要求、专业实践、中期考核以及学位论文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制定了一系列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工作文件,覆盖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2.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撰写须符合音乐专业硕士论文制定的规范,且必须参加学院组织的预答辩。论文送审后根据送审结果,修改后方可参加答辩,若为两项评价均为一般或者其中一项为不及格,则延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音乐专业选题必须与“专业实践能力展示”紧密结合。须根据音乐会曲目进行选题,同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写作。开题时,学院导师组对论文选题是否与其音乐会选题有关进行严格把关,如论文选题与本人音乐会曲目无关,将不予以通过。

3.学风教育本学位点高度重视学风的建设,通过开学第一课、发布学术信息、记录考查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记录、学生请假制度、学生成绩管理、教师课堂巡查、召开研究生会议、选拔并资助优秀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塑造、培养优良的学习风气、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4.管理服务本学位点拥有学位点负责人、研究生秘书和辅导员等专职管理人员,能够做好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各项工作。同时,设立研究生班级代表座谈会,由学院党委书记、辅导员、研究生会主席和研究生代表们组成。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围绕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展开讨论,让学生代表发表意见,不断提升本学位点的管理服务工作水平。

5.就业发展2023年本学位点毕业研究生共24名,2023年针对下的复杂就业形势,采取多种途径与措施,本学位点24名硕士研究生全部实现就业,就业方向分别为公务员,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文化传媒公司等。

二、工作特色与成效

1、坚持精准育人,落实精细化管理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决定了更具有精细培养的优势和现实可行性,因此学院从“三全育人”的角度,不断探索将立德树人贯穿于硕士生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发挥学院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作用,将学校对于硕士生培养的规划和目标扎实精准地落到实处。全员育人,发挥专业教学与日常管理阵地的拉手协作作用,遵循硕士生特别是音乐专业学生善于实践、投身科研的特点,为他们搭建成长和展示的平台和有效机制。注重学生从入学初到成长过程中直至毕业前的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服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一生一档一策,把脉学生特点和关切,有针对性的回应成长现实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深化美育工作,提升审美素养

1)为追忆卢嘉锡先生生平往事,引导福大师生学习卢嘉锡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献礼福州大学65周年校庆和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20周年院庆。

2)参与创作、演出了福建省首部原创大型大学生沉浸式戏剧《嘉木留芳》,并荣获第五届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暨第七届福建省大学生艺术节戏剧展演——“我心中的家国”福建省大学生戏剧剧本征集评选一等奖,并在22日晚第五届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暨第七届福建省大学生艺术节戏剧展演开幕式上进行展演。

3)举办教师专场音乐会、新年音乐会,在福友阁定期举办文艺活动等,营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把专场艺术演出打造为学校的特色亮点。

3、聚焦社团建设,塑造校园社团新名片

社团建设核心为传统器乐艺术团与福州大学民乐团,外延艺术团为合唱团与西洋管弦乐团、音乐学系舞蹈团。其中福州大学民乐团于二零零九年十月成立,是一个主体为福州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的学生组成的民族管弦乐团,目前共有团员五十余名,演奏乐器主要包括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及打击乐器等,福州大学民乐团自成立以来已举办六场民乐专场音乐会,在新年音乐会等各种音乐舞台上展示民族音乐的风采,并多次演奏《海峡情》等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作品。传统器乐艺术团排演《石鼓涌泉》《雁来云》《莲花串》等福建传统十番音乐,弘扬本土音乐文化。合唱团演唱《羊角花开》《海岛冰轮初转腾》《沂蒙山歌》等中国民族音乐或戏曲音乐改编的合唱作品,丰富与发展了我国传统音乐。

4、研究生奖助体系不断完善

创新研究生学业评价机制,完善了学位点研究生奖助体系。研究生助体系由奖励和资助两部分构成。奖励部分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类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勤奋学习、潜心钻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优秀研究生。资助部分包括助学金、“三助一辅”津贴(助研津贴、助管津贴、助教津贴、兼职辅导员津贴)、研究生应急基金、社会类助学金、新生“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评定与研究生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专业实践等环节紧密结合,做到了公平、公开和公正,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助学金达到了全覆盖。

三、学位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仍显不足,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音乐专业作为福州大学建设综合性强校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本学位点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较以往已有所增长,但仍有提高空间,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2、课程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音乐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课程的数量有待增加,需要更加注重实践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好的做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支撑

3、学科交叉性需加强

音乐专业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度不够高,导致学生的知识针对性较强,与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适应性不足。需要加强音乐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人才。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优化师资队伍

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提供机会让本团队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深造,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将积极培养现有的人才,特别是那些具备扎实基础和强烈发展意识的优秀青年教师完善相关制度,为他们的学位攻读和职称评聘提供有力的支持,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地成长和发展。激发教师的潜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音乐学位点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创新培养机制

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体制改革,加强对音乐专业的重点建设,构建特色课程群;进一步协调通识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为艺术类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环境;完善实践教学,形成“实习—就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基地建设模式。

3、加强实践教学

重视课堂艺术实践教学的关键作用,开展多元化实践教学活动,在课程设置上,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强调实践环节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同时加强现有教师的实践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五育并举背景下,积极地探索与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研学形式,整合高校校内外的教学资源,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高水平的教育型音乐人才为办学使命,服务国家人才战略,强化音乐的育人功能。